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漠河,都要装空调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游客说我来漠河避暑,结果快中暑了。” 近日,漠河某旅行工作室负责人黄琴在接待外地游客时,听到了这样一句调侃。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游客说我来漠河避暑,结果中暑了。” 近日,漠河某旅行工作室负责人黄在接待外地游客时,听到了这样一句调侃。

  近期,我国多地遭遇显著高温天气。6月以来,华北平原高温持续发展,多地进入暴晒模式,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突破40℃,部分监测点地表温度更是高达70℃

  而出乎意料的是,此次高温天气,即便是身处中国最北端“极寒之地”的漠河都不能幸免,“中国最北的北极村都装空调了”甚至上了热搜。

漠河,都要装空调了?

  /图虫创意

  漠河北极村悠然山居民宿酒店老板王志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的民宿共有12间客房,前几年仅5间配备了空调,受前几日持续高温影响,他将另外6间房也安上了空调,“争取让游客住得舒服点”。

  气温明显高于往年

  620日早晚还要穿棉服,21日气温突然飙升,中午达到28℃,22日至29日最高气温更是攀升至3637℃。”黄琴向中国新闻周刊详细描述了漠河那几日的高温。

  据悉,漠河位于北纬53度,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地区,由于高纬度地区大气稀薄,紫外线穿透力强,再加上漠河夏季白昼时间长,且晴日率较高,导致地表紫外线辐射强度显著高于南方。“虽不闷热但日照灼人,在太阳下待久了皮肤会有明显灼烧感。”黄琴补充道。

漠河,都要装空调了?

  /图虫创意

  黄琴来自外省,因丈夫是漠河人,五年前随迁至此。在她印象中,刚到漠河的头几年,夏日十分凉爽,即便最热时中午气温也仅30℃左右。但从2024年开始,高温天气明显增多,去年也曾突然出现连续多日 3738℃的高温。

  有类似感受的不只黄琴。漠河金合旅行社负责人石萌萌是土生土长的漠河人,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样的高温在记忆中实属罕见。“我小时候,夏天穿裙子还要套裤袜御寒,印象中还是比较冷的。” 她说,这两年能明显感觉到漠河气温在升高。

  她回忆称,去年就有人在漠河中暑了,因这类情况在当地极为罕见,曾引发多家媒体报道,甚至一度登上热搜。

  今年很多新装修的酒店、民宿都安装了空调。石萌萌说,过去本地几乎没有空调销售,现在商家增加库存。这两年高温确实改变了很多生活习惯。

  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首席预报员耿世波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近期我国多地持续出现的高温天气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均呈现上升态势

  耿世波分析认为,近期我国北方地区遭遇的高温天气,主要是受到西风带暖高压系统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的双重影响。这两大高压系统长时间稳定控制该区域,形成强烈的辐散下沉气流,抑制云雨形成,从而引发持续性的高温晴热天气。

  针对当前高温天气,耿世波提醒计划外出旅游的民众首先,要密切关注目的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信息,科学规划行程安排,尽量避免在正午等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其次,外出时应采取全面的防晒措施,包括佩戴遮阳帽、太阳镜,及时补涂防晒霜等此外,务必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并准备充足的饮用水,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防中暑等热相关疾病的发生。

  影响几何?

  漠河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辖县级市,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县级市。据《2024年漠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漠河市GDP35.1亿元,年末常住人口61035人,无论从经济规模还是人口数量来看,都是一座典型的边陲小城。

  漠河市副市长李思瑶曾表示,文旅产业已成为漠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24,全市接待游客、旅游花费分别实现358.4万人次、3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84.9%

  由于地处中国版图最北部,夏季平均气温仅18℃左右,漠河一直以来都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那么,近期忽然出现的高温天气是否会对当地旅游业造成冲击?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在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官方抖音号“漠河文旅”直播画面中,近日漠河气温较为舒适,似乎已摆脱前几日的高温影响。

  不过,高温还是让当地旅游业做出了一些调整。比如遇到高温天,石萌萌的旅行社会在安排游客行程时尽量避开高温时段——毕竟游客是为避暑而来,最热的时候会安排游客下午三四点再出门。这是他们原先不用考虑,现在却必须纳入考量的因素。

  但石萌萌依然觉得漠河是值得推荐的避暑胜地,“即便白天偶尔出现高温,但这里昼夜温差大,游客依然能感受到凉爽”。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漠河旅游从业者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即便没有遇到高温天气,也明显感觉到今年漠河旅游业不如以往景气。

  黄琴五年前来到漠河时,并不确定要做些什么谋生,直到《漠河舞厅》这首歌走红,漠河突然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天南地北的游客纷至沓来,于是她从2023年开始涉足旅游行业。“那会儿漠河特别火,游客来了都找不到地方住。”

  黄琴坦言,今年整体游客量不如去年,最明显的感受是街上的人少了。

  王志秋也有同样感受。30年前王志秋从河北来到漠河,因为想在中国最北端城市开一家有特色的民宿,便在此扎下根来。他明显感觉今年游客不如去年多,去年他们民宿房间都不够住,今年入住率只有百分之七八十。

  对于漠河旅游的发展,黄琴曾仔细思考过。她说,南方景点相比,漠河主要依靠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相对单一,她认为,长期缺乏创新的旅游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游客的出游意愿,亟须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夜游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朱小玲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漠河的“最北”标签和极光、极昼等独特自然现象是不可复制的优势,可围绕这些元素开发沉浸式夜游项目,通过灯光秀、全息投影等技术还原极光奇观,结合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编排夜间实景演出,让游客在夜晚既能感受边陲风情,又能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

  应受访者要求,黄琴为化名

  记者:陈淑莲(149793680@qq.com)

  编辑:孙晓波

  运营编辑:王琳

责任编辑:于啸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4614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