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特朗普亲自下令的军工供应链审查,揭开了美国“国之重器”的残酷真相。审查人员发现,福特号上仅三级供应商层级就暴露了6500枚中国芯片,更深层零件无从追踪。更讽刺的是,连F-35隐形战机、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伯克级驱逐舰等核心装备也未能幸免:每架F-35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其发动机耐高温磁铁来自中国钐合金;核潜艇消声瓦与导弹制导系统依赖中国中重稀土;美军现役装备中78%的稀土供应链由中国掌控。
稀土断供:五角大楼的“精准狙击”
特朗普的贸易战大棒,换来了中国的致命反击。2025年4月,中国对镝、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击美国军工咽喉——这些元素是隐形战机涂层、激光制导系统、高超音速导弹推进器的核心材料。管制令一出,钐元素价格飙升至此前的60倍,五角大楼被迫紧急追加百亿预算。
意大利防务巨头莱昂纳多公司库存告急,导弹红外传感器因锗短缺濒临停产;洛克希德·马丁的F-47六代机项目因材料短缺彻底停滞;一家美国无人机厂商因未提交最终用途协议,被中国切断磁铁供应后,军工订单延迟两个月交付。雷神公司CEO格雷格·海斯公开承认:“离开中国供应链,我们连一颗合格的钕铁硼磁体都造不出来!”
特朗普的“战略低头”
供应链危机迅速转化为政治现实。2024年1月,五角大楼罕见绕过国务院,直接与中国国防部举行工作会晤,谈判焦点直指稀土与芯片供应。美方甚至提出“技术共享”方案,试图换取中国放宽出口限制。
特朗普的对华态度随之悄然转向。2025年5月,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美国政府取消91%对华加征关税,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此前他在福克斯新闻专访中宣称“愿意访问中国”,强调中美关系重要性——这与贸易战初期强硬姿态形成鲜明反差。
这种转变背后是冰冷的现实逻辑:美国唯一稀土矿芒廷帕斯矿的轻稀土占比超90%,重稀土产能几乎为零;其磁铁年产量仅1000吨,不及需求零头;中国却掌握全球92%的精炼稀土产能与439项加工专利,连美国本土开采的矿石也有三分之二需运往中国提纯。
芯片暗战:后门疑云与反制博弈
当美国试图在AI芯片植入“远程关闭”功能实施技术反制时,中国网信办紧急约谈英伟达,要求提交H20芯片安全证明。英伟达虽加单30万块特供芯片,却因安全审查在华遇阻,暴露美国“既要赚钱又要埋雷”的战略矛盾。
专家分析,中国芯片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威胁美国军事安全:一是提供低质或可操控芯片,窃取数据或导致武器故障;二是直接断供。
哈德逊研究所专家布莱恩·克拉克指出,前者风险较低——这些芯片多用于民用领域,针对性操控难度大,但后者才是真正的致命伤:重建稀土加工与永磁体生产线需十年,而美军库存关键材料仅够维持三个月。
供应链霸权:谁握紧战争的开关?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工业制造能力的世纪逆转,中国民企早已渗透进美国军工命脉:全球唯二掌握航母阻拦索技术的中国企业,早在2002年就以“码头系泊索”名义向美国交付2000根阻拦索,能在3秒内刹停30吨战机;中国研发的毫米波相控阵微系统,成本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却应用于美军无人机数据链与卫星通信。
美国智库CSIS报告坦承,中国在稀土、钛合金等26种关键材料上占据绝对优势,美军摆脱依赖需10至15年。国防承包商私下警告:“若台海今夜开战,仓库里那些依赖‘中国芯’的武器,或将成为一堆废铁。”
当福特号的雷达因一枚中国芯片熄火,当F-35生产线因钐合金断供停工,五角大楼终于看清现实:技术霸权的基础是供应链霸权。特朗普的审查越深入,越印证一个残酷真相——6500枚“中国芯”藏在美国最尖端的航母上,意味着战争的开关已不在华盛顿手中,而在万里之外的东方工厂里。